Search


_20181024
1
「在這個城市裡,我們都寂寞。」
  • Share this:


_20181024
1
「在這個城市裡,我們都寂寞。」
看著酒吧裡一個人連點了兩三杯調酒的女子;看著角落裡四五個人聊天,卻總是偷偷張望門口的他們;看著桌上放著很久的空杯子,卻沒有打算走的他;看著走出店後,刻意搖搖晃晃實際上卻在偷瞄著後面,等著誰跟上的兩個人,我心裡突然冒出了這句話。

其實沒錯,不只城市吧,有時候寂寞根本不在於我們處在哪裡,即便逃到天涯海角,它仍然如影隨形。

像是思念。

後來的我們,總算漸漸地好起來了,能夠一個人正常地去吃飯、一個人睡覺、一個人逛街、一個人去看電影,也敢去觸碰那些滿是回憶的信件、那些禮物、那些照片了。

一個人沒有不好,自由多出很多,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做那些自己想完成的事,晚上晚回家也不怕有誰在等有誰會唸,偶爾和朋友聚聚想喝兩杯也不用再問過誰,很輕鬆很自在。

只是偶爾,偶爾那些不順遂的事情、那些不舒服的日子,回到家裡後,還是好想找個人說說話,還是好想要有個誰在旁邊跟你說著,沒關係這不是你的錯,你已經夠好了,還是好想要找個你不必說太多,他就能全然理解的人。

有些時候,我們的寂寞來自不被理解。

隨著遇見的人越來越多,我們越來越懂得用不同的方式,與不同的人相處。可是,在這人來人往之間,我們同時也發現了,有一些想法,不是每一個人都懂;有一些太過細碎敏感的感受,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過;有一些事情,不是解釋了之後,就能夠被理解。

2
「長大後誰不是離家出走,茫茫人海裡游。」我想起了盧廣仲大人中歌詞中的這一段。

有一種寂寞,是在五光十色的城市裡,在茫茫人海中,找不到一個屬於我們的地方。

偶爾覺得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,自己像是這個世界外的人。那些你所堅持的、你認為對的事情、認為應該要怎麼做才是最好的事情,在他們的眼裡都成了多餘、成了自討苦吃。

有時候好想好想回家,於是在電話上按完了那個背了超過十年的號碼,最後又把它全部刪掉,或者在終於鼓起勇氣撥通後,又說了聲沒事啦、嗯我知道、不會啦、沒關係啦、我很好。

有時候想逃離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,我們做什麼再也不需要和誰解釋、再也不必去理會誰的眼光、再也不用背負誰的期待。

你知道嗎,有時候,我多想要你就在這裡。

「遠方遠方,哪裡才是遠方,原來愛人不在身邊就叫,遠方。」

3
「十來歲情竇,開不成氣候,還不懂溫柔,就開始懂心痛,越長大之後,真心越是缺貨,愛到老變成過時的口號。」—林宇中《活到一百歲》

在簡餐店裡,和那個誰對眼對了無數次,最後卻各自起身結帳,然後就從消失在對方的生命;或者在餐桌上,和眼前這個不太熟的人,掛上最招牌的笑容,說著不著邊際的話,努力說出那些自己的優點,談天談地,從食物到電影、品牌到香水、理想的生活到理想的對象,不想讓對方覺得自己太糟糕、不想讓人看見自己的缺乏。

所以我們都不談寂寞。
「所以我們都寂寞。」

4
聽著他們講著如何充實生活,多培養興趣、無聊時就看看書、逛逛書店,說著,有時候寂寞是一種心態,把心態調整好了,會發現其實生活沒有那麼難過⋯

你已經忘記這是第幾次了,甚至你也變成告訴別人這件事情的人。慢慢等不要急,我們都會遇見我們的那個人,只要充實好自己,就會吸引更多同樣特質的人⋯

其實都沒錯,我們聽過無數個道理,也都明白每個道理背後,都有它的理由、都有讓它成為道理的故事。

可是我只是想,想要有個誰說說話。
可是我不能說,不能說寂寞。

曾幾何時,承認寂寞好像成了一件,我們不該說的事情;好像說了就不夠成熟、好像承認了以後,就是跟世界宣告我過得不好;好像鼓起勇氣去和那個許多次眼神交錯的人搭上話,就顯得自己太輕浮、太沒價值;好像遇到一點挫折就回家、就在電話的另一頭大哭,就是我們不夠勇敢。

不是吧,不是這樣吧。

再怎麼勇敢的人,還是有脆弱的時候,無論長多大,我們都還是需要偶爾大哭一場、都還是會想家、都還是渴望被理解、都還是會寂寞。

況且是誰說承認寂寞,就不能夠好好生活呢?

5
寂寞其實沒有好壞對錯,它就像我們的情緒,我們會開心、會生氣、會感動、會難過,當然也可以感到寂寞。

寂寞被掛了太多的標籤,導致我們都太怕把寂寞說出口,在每一個問候前欲言又止,想理解彼此卻又羞於開口,想被理解卻不願承認。

「在這個城市裡,我們都寂寞。」
可是我們仍然在每一天,用力地活出最好的自己。

#盧廣仲 #大人中 #林宇中 #活到一百歲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們常常太堅強 太逞強太喜歡自己扛 對於生活很多感嘆也很多感觸 可是當有人問起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只好撐起微笑說 沒事我只是需要時間休息 如果你不介意 如果你願意 聊聊那些你所發生的事情 歡迎留言或私訊我 如果有些情緒想表達卻無法拼湊 沒關係我幫你說
B型巨蟹座,右手寫字的左撇子,素食主義者。⠀⠀ 有些偏執有點固執。相信每個擁有、失去都有意義。 許多情緒偶爾會氾濫,寫的或許是自己,或許是你或妳。 聯繫信箱、工作相關
View all posts